6月30日下午,由丝路国际人才联盟、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简称“丝路中心”)共同主办的“国际工程人才工作应对外部挑战与转型”研讨会顺利举行,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袁立,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刚受邀做了精彩的主题分享发言,并与参会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中国国际工程行业已走过40多年的成长历程,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承包工程国家,其中在2007年至2017年度过了“黄金10年”,而从2018年起进入了增速放缓时期,彼时正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5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迈入“工笔画”的高质量发展时代。国际工程由此从“EPC+F”模式转入投建营一体化时代,从大型巨型项目进入“小而美”的时代。


当前,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加速推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使得整个中国国际工程行业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战略重塑,如何在不断升级的挑战中进行能力再造,这将是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袁立以“当前国际工程市场的挑战与应对”为主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应对新挑战”、“防范全球经营的风险”四个方面内容,讲解生动详细参会者纷纷点赞。


袁立表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已在184个国家开展业务,尽管受疫情影响,当年的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双双下降,但中国目前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承包工程国家,占据全球市场25.6%的份额。


谈及新形势,袁立坦言,一是目前中美关系发生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变化,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国际承包的业务;二就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遏制;三是俄乌战争带来的变化,使得全球供应链受到打击,全球贸易和支付体系遭到冲击,全球金融信用体系遇到重创;四是一些重点国家的政治形势持续动荡带来的影响。


对于如何应对新挑战,袁立着重谈到出海企业需要进行“国际化战略重塑”,并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一是要以专业为本,每家企业应将专业做到“精益求精”,在行业上做到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二是要树立全球经营的理念,以全球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价值的商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最有效率的生产要素,防范全球经营风险,从而创造更高价值;三是属地化战略重塑,属地化深耕是指一家企业要在一个国别市场长期全面深度经营,其中包括公司和资质的属地化、人力资源属地化、供应链属地化、技术管理属地化、资金管理属地化等,下一步的属地化例如总部要进一步放权等;四是企业通过投资矿山、石油、工业、农业等行业带动对外承包工程,或者通过投建营一体化带动对外承包工程。


最后,袁立谈到“防范全球经营的风险”时认为,企业要在市场选择、项目选择、资源整合时就要防范好风险,选择一个稳定的市场和好项目能规避50%的风险,通过资源整合能减轻30%的风险,然后通过保险能避开10%-15%的风险,企业最后还需要自担5%-10%的风险,而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恰恰是企业的韧性所在。


紧接着,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刚以“国际工程人才工作符合不确定性共舞”为题,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当前面临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挑战”、“怎么去拥抱不确定性”,深入浅出清晰明了。


王刚首先介绍了当前的时代背景时认为,第一个特征是数字化,而数字化直接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二是新冠疫情的爆发所带来的冲击,疫情对外海人才招聘变得举步维艰;三是商业模式转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王刚表示,数字化加剧了员工个体的价值崛起,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数字化时代下显得捉襟见肘,这加剧了人工成本的急剧上升,也使得人才培养的方式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随后,王刚提到个人行为和组织的行为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在学习和应对危机时发生的变化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另外他在提及商业模式转型时也强调了“属地化”特征和特点,这是应对挑战的一大法宝。


在谈及“组织学习的关注点”时王刚分享了“从培训管理到学习管理”、“从反应式学习到深层性学习”、“组织学习生态”、“广泛的价值链”,他认为组织学习一是需要快速的知识传递,二是敏捷的行动变化,三是持续的变革创新。


王刚提及管理和分工对于激活个体产生的效果,他认为人的价值只有持续的去激活才能实现,激活个体是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一是要关注解决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资源三者一致性的问题,二是确保资源的配置要到位,三是所有的管理干部都要更加重视提升人力资源,要重塑领导力,其中包括沟通、授权、激励、培训等引导方法。


最后的提问环节,袁立和王刚两位老师分别回答了“中国企业如何看待海外工程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在海外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如何做好转型和发展”,“面对海外国家的员工执行力要比中国的员工执行力差,如何更好的使用当地的劳动力”等问题,会议共持续两个半小时,气氛热烈干货满满,参会者纷纷拍手称赞大呼过瘾。


丝路国际人才联盟副秘书长蔡一青表示,丝路国际人才联盟由48家中央企业与丝路中心共同发起组建,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高质量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联盟秘书处设在丝路中心。联盟旨在有计划、成系统地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国际产能合作需求的国际化人才,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人才支撑和实现人才共享,帮助中国企业建立和提升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快速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需求。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向深入,走在国际化征途中的中国企业,如何快速具备海外拓展的组织与人才是行远致稳的关键,海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具有针对性实战性的方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丝路中心与丝路国际人才联盟将推出“优秀企业出海经验交流系列研讨会”,以帮助中国企业规避出海风险,打造国际化高效能组织。




资料来源:丝路中心


单位名称: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

邮箱:bricc@bricc.org.cn

单位地址: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经贸大厦5层

传真:010-65515230

电话:010-66418090

丝路中心公众号

国合耶鲁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北京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9017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