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新能源金属对外投资“如火如荼”。6月22日下午,由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简称丝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联合举办的“新能源金属对外投资机遇”线上主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丝路中心主任谢阳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国际合作部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秘书长李宇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秘书长曹明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分会副会长、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爱东,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甲明等领导莅临研讨会,相关领导先后发表致辞,并就新能源金属对外投资有关主题进行精彩分享。同时,本次研讨会还邀请到来自比亚迪、紫金矿业、盛屯矿业等头部企业的代表参与话题交流。


在确保“3060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已成为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力量。丝路中心副主任徐玉海作为本次会议主持人介绍称,新能源电池金属基础材料主要包括镍钴锂等有色金属和石墨,受资源禀赋和开发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镍钴锂等重要矿产资源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易开发利用资源的消耗,开发难选难利用资源成为了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进一步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保障新能源基础材料资源端的供给安全,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新能源金属海外投资重磅利好下须警惕风险


丝路中心主任谢阳军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嘉宾莅临会议,并在致辞时表示,新能源金属近期表现非常抢眼,主要受当前两大背景因素的影响,一是在全球货币宽松的环境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二是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纷纷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标,使得全球能源向绿色能源电气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重要的原材料,新能源金属的镍钴锂等正处于双重大利好的时代环境中。


谈及“新能源金属海外投资机遇”,谢阳军主任开宗明义提出了三个方面问题和思考引发参会人员讨论热议。他指出,一是如何把握好机遇和风险的平衡,当前新能源金属在“双碳”背景下的确迎来重大机遇,但也需要警惕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急剧变化给大宗商品价格带来的冲击,同时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向上游矿产行业进军面临较高风险,以及人才储备是否储备到位也值得考虑。二是海外的新能源金属投资需要密切同东道国的需求相结合,以及如何按照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来规划设计产业链。三是新能源行业企业海外投资要抱团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单打独斗,尤其是上下游企业需紧密团结。


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秘书长李宇圣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新能矿产资源越发受到重视,这与我国能源转型密不可分,“3060双碳目标”对国家和企业的影响至关重要。我国既是全球重要的镍钴锂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其产量和消费量在全球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双碳目标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李宇圣秘书长指出,镍钴锂作为重要的能矿资源,近年来中国、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等多国都将其列入关键矿产清单,越发受到重视和关注,也是我国海外资源开发的主要品种,在各大企业出海并购中成为“香饽饽”。同时,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新能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如何,以及新能源金属的需求在哪里,都是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新能源汽车爆炸式增长力促有色金属发展


当前,新能源金属对外投资已超过国内的权益储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新能源车的井喷极大带动了相关有色金属的发展,尤其是对上游镍、钴、锂、铜、稀土等资源的需求是与日俱增,市场对于全球新能源矿业的发展和机遇尤为关注。


紧接着,会议议程迎来主题分享环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分会副会长、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爱东以“‘双碳’背景下的全球新能源矿业展望”为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精彩分享和务实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众多参会者带来启示。


徐爱东副会长分别从“新能矿的范畴”、“新能源矿产的发展特点”、“我国的新能源机遇和对外投资取得的成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四个方面展开细致生动的报告。她表示,我国主动提出“双碳”目标是促进我国能源及相关工业升级,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的变革,涉及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新兴产业,它们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爆炸式增长大力带动了有色金属的发展,镍钴锂被用于制造动力电池正极的关键原料,受到市场热烈追捧。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风力发电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稀土产品的消费。另外,一些企业在推氢燃料电池,而里面核心催化剂部件使用的是铂。”徐爱东副会长详细介绍新能源金属在新能源行业中的用途和发展。


谈及新能源矿产的发展特点,徐爱东副会长认为,一是全球各大经济体集体瞄准了新能源矿产,使其迎来高光时刻;二是新能源矿产的消费逆势增长,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三是全球新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而我国是全球主要的进口国,导致有色金属矿产是国际贸易大宗商品的主要构成;四是全球矿产勘察开发投资和并购持续回升,锂矿稀土成为新一轮并购的重点;五是新能源矿产不同于传统能源矿产,它的最大特点是可回收利用。


随后,徐爱东副会长介绍了多年来我国新能源矿产对外投资取得的成绩,由于我国对镍钴锂铜等新能源矿产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多年来在南美东南亚等多国进行大量并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不过相关能源的缺乏也是各主要经济体的“通病”,我国在资源布局方面并不落后,而我国的明显优势在于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


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徐爱东副会长坦言,一是部分国家原矿禁止出口,或者对矿产资源加征关税,这值得中国企业重视;二是资源民族主义抬头,使得多个国家大幅提高了外国投资审查框架的门槛;三是在境外投资过程中,一些社区工会的处理不当会影响境外项目的运营。


最后对于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徐爱东副会长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国内对于新能源行业的上下游审批政策要一致,产业链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不能对上游设置过多障碍;二是促进铜镍钴锂新能源矿产的国际合作,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和布局,增强矿产资源的全球保障能力;三是提高宣传站位,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发展不仅是为了本国,而是促进全球新能源事业的大发展;四是要积极加入全球国际矿业合作组织,参与有关规则的制定,发挥出负责任大国作用;五是顺应全球矿业形势的变化,通过技术管理教育等高质量服务的输出,进一步赢得世界的尊重。


三、我国新能源金属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主题分享环节随后来到第二场主题发言,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恩菲)副总经理魏甲明以“恩菲打造新能源金属基础材料产业链技术体系”为主题,对新能源金属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空间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解析。


魏甲明副总经理首先介绍了恩菲的“前世今生”,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着69年的历史,作为有色领域具有综合甲级资质的设计企业,是中国有色工程领域最大的工程公司,也是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的主席单位之一,有着工程服务、科学研究、产业投资三大业务体系,并针对这三大业务板块先后进行详细介绍。


紧接着,魏甲明副总经理重点介绍了新能源金属基础材料产业链的技术体系,事实上包括锂电、硅能、储能、燃料电池、氢能在内的都属于新能源的技术体系,围绕着新能源技术体系,衍生出了14种金属品种,而我国对这些金属的对外依存度都较高,因此海外投资是我国对新能源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


金属的冶炼提取自然少不了矿山的开采技术,魏甲明副总经理表示,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开采矿山的技术采用主要是中国技术,例如深井开采的综合技术,自然崩落法,绿色高效选矿特效药剂,无人驾驶成套机机车技术,还包括智能矿山的融合,尾矿资源化、建材化、尾矿治理与光伏一体化应用,矿区的污染土壤的治理,矿区的智慧环保管家等。


另外,他还介绍了与新能源相关的金属冶炼技术、储能技术等,由于以新能源材料为核心的产业链体系涉及的金属品种较多,涉及的中间产品也较多,因此技术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首屈一指,同时每一个技术都有一套工艺体系,而我国新能源金属相关技术水平也位居世界前列。


四、新能源企业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当前,我国新能源行业风起云涌迎来大踏步前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国新能源的领军企业、有色金属企业等正迈开步伐,加速实现对外投资,乘上国家战略的暖风,与之同频共振。


接下来,会议议程来到圆桌对话环节,比亚迪新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宫清,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加工事业部总经理廖元杭,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邹亚鹏三位企业相关负责人分别从企业自身和行业发展作出精彩分享和建言献策,这三家企业涵盖了新能源行业的上下游,极具代表性。本环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秘书长曹明玥主持。


曹明玥副秘书长表示,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今年前5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了200万辆,这为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6.6万辆,同比增长了114.2%,而比亚迪以11.38万辆的成绩拿下了5月份新能源厂商销售量排行榜的冠军宝座,同时也创造了同比增长257%的好成绩。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时也作为中国第二大动力电池的生产商,比亚迪与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一个上下游的关系,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关系到我们新能源矿产资源领域的一个发展。


比亚迪新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宫清在主题发言中表示,比亚迪主要做磷酸铁锂电池,目前涉及到有色金属也很明显,其中包括锂、铜、铝、镍钴以及锰等金属。目前,比亚迪的增长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今年以来每个月都在创新高,到5月份全国的新能源车保有量已达500多万台了,而公司一个月的增长量就超过40多万台,按照这样的增速发展下去,到2025年整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总量会超过1,000万辆,2025年到2030年每年有望达到1,700万辆。这意味着有色金属的电动力电池用量非常巨大。


针对当前有色金属价格的不断攀升,宫清总经理坦言,这对新能源电池企业影响很大,导致电池的成本节节攀高,以至于对售价整车的成本影响也很大,以至于我们现在考虑是否要在新能源汽车数量上做出适度调整,主要体现在纯动力和油电混动比例上的微调。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加工事业部总经理廖元杭从六个方面介绍了企业有关情况,分别是公司基本情况、中国矿业发展的环境跟战略、新能源技术重要的对外投资项目、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的建设,未来的发展愿景以及对外投资面临的问题。


廖元杭总经理表示,紫金矿业2021年总营收达225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26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7亿元。公司早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布局,分别在塔吉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家,主要是以金矿铜矿的布局为主。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而俄乌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逆全球化的浪潮,这使得矿产资源供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使得需求快速增长,预计到2040年全球对于新能源金属的需求量会大幅超过供应量,预计未来40年中国清洁能源的投资将达到29.3万亿元,很显然目前这是一片蓝海。


随后,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邹亚鹏从“企业概况”、“竞争格局”、“合作机会”三个方面介绍了公司的有关情况。他表示,盛屯矿业的整体战略是上控资源和下拓材料,上控资源主要集中在非洲和印尼的有色金属矿产,下拓材料是指全面布局新能源材料这个行业,远景的规划是力争成为能源金属资源定制材料生产的头部企业。


谈及公司的成长目标,邹亚鹏副总裁介绍称,一是延伸孤立产业链,完善一体化的布局;二是进一步布局优质的矿产资源;三是继续强化锌锗冶炼的业务。未来三年公司会计划形成12万吨铜、4万吨镍、1.8万吨钴、30万吨锌的产能。公司未来将积极投资海外,持续布局新能源金属、优化资源,并在材料端上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布局下游三元材料最终进入动力电池。因此,打通新能源产业链将上下游形成合力是一个重要战略。


在三位企业负责人发言结束后,曹明玥副秘书长分别就“比亚迪在动力电池资源回收方面的做法及相关规划”、“比亚迪有哪些规划应对价格风险”、“作为矿业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减少对资源拓展过程中所遭受的阻力和摩擦”、“盛屯矿业在产业链并购环节哪些布局和考虑”等问题向三位企业提问,并得到他们详实诚恳的回答,其他在线参会观众也纷纷点赞称好。


最后,丝路中心副主任徐玉海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受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影响,新能源金属的需求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再加上供需错配,将为新能源金属长期走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全球经济的复苏充满艰难和曲折,矿业作为众多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的作用。


徐玉海副主任进一步表示,在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要求下,可以进一步推动全球矿业投资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推动中资企业依法合规开展境外投资,树立中国投资者的良好形象。同时,加强境外风险的监测分析,为全球经济繁荣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资料来源:丝路中心


单位名称: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

邮箱:bricc@bricc.org.cn

单位地址: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经贸大厦5层

传真:010-65515230

电话:010-66418090

丝路中心公众号

国合耶鲁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北京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9017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