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产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境外投资最主要的领域之一。通过产业链抱团出海,既有利于矿业企业提高海外项目效益,有利于基建企业获得良好的现金流,也有利于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内获取新基建红利的同时,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装备“走出去”,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
本次论坛汇集了来自能源、有色及工程机械行业多家龙头企业代表,工程承包及矿山机械领域上下游的知名企业和丝路领军企业代表近200人,共商“一带一路”抱团出海与境外矿山开发建设合作,探讨合作商机。
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主任谢阳军表示,“一带一路”为中国矿业、工程承包与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搭建了重要平台,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的重要市场布局和机遇,为企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强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和服务创造了条件。希望矿山开发与工程机械同行们抱团发展,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吴培国介绍,至“十三五”末,工程机械出口及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预计达到30%。预计,“十四五”时期工程机械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一带一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不但能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更将为上下游相关行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本次论坛的另一主办方,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调研的重要一站。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李东春指出,柳工的矿山设备在非洲加蓬锰矿、南非某煤矿、蒙古国第一铁矿等重点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阶段,柳工全球化的目标是实现出口国的“本地化”,深度融入当地社区文化中,并与其他中资企业携手开拓海外市场。 
杨大勇在项目路演环节表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铜为主的全产业竞争优势,有特点鲜明的国际化竞争和品牌优势。2020年,境外资产、收入、雇员占比分别为37%、33%和43%,跨国指数在央企名列前茅。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矿产资源管理部(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叶向阳 叶向阳介绍了铜陵有色集团“走出去”典范的米拉多铜矿项目为例,总结了六点经验:一是对于买矿型的矿业公司,风险探矿不是最佳选择;二是海外矿业资源开发必须遵守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三是要高度重视文化融合,强调项目公司文化;四是重视社区(共同利益体);五是在不熟悉的专业领域,充分利用当地员工,但以中方为主导;六是加强语言培训。
杨洋详细介绍了公司正在推进的兖煤加拿大索西钾矿项目,拟建280万吨索西水溶钾矿,已基本具备开工条件。欢迎相关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境外钾肥生产基地。
随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围绕矿山开发与建设、工程机械装备海外市场前景、境外承包工程项目与工程机械企业的抱团出海、发展模式与合作路径、风险控制等话题进行圆桌对话。
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矿业联合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为加强行业统筹协调,推广典型先进经验,推动产业链抱团出海,提升企业“走出去”能力和水平,深化务实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