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丝路国际人才联盟共同主办的“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六期班开学典礼日前在北京顺利举行。
开学典礼现场
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罗汉,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康义,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主任谢阳军,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执行主任陶真,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宋群,民建中央联络部原巡视员金德安,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杨光、徐玉海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学典礼。
在典礼致辞环节,罗汉主席指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征程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必须牢牢抓实抓好的“国之大者”。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新质生产力,不单单是技术创新,更要注重组织创新。罗汉主席提出,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着力于提升学员的战略思维、世界眼光、超前意识,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领导力,希望大家抓住这次学习机会,在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国家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做出更大贡献。
朱光耀部长在致辞中对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剖析。2023年全球经济总规模105万亿美元,美国和中国是全球两大经济体,美国的经济规模27.36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规模17.66万亿美元,两国经济规模加起来占全球经济近45%。总量上,我们要客观分析中美之间的差距。中国经济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数字经济领域出现了跨越式发展,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占整体经济规模的43.3%,但与美国、德国相比也仍有差距,这些国家都超过了60%。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新型开放型经济,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谢阳军主任代表项目主办方致辞,介绍了“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项目的办学理念和特点。“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将从四方面提升学员领导力:在课程内容上,探讨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无缝对接,同频共振,通过12个模块的学习,帮助企业理解政策背后的逻辑,并让企业战略融入国家战略;在师资上,有来自部委的专家型领导,有来自国家级智库的知名学者,也有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优秀企业领袖与重大项目操盘手;在学员方面,有选择地汇集重点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企业,推动企业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在服务方面,搭建实践合作平台,推动同学们以项目为中心,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合作,编制抱团出海网络。谢阳军主任表示,希望同学们紧跟国家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积极“走出去”发展国际化,加强央企与民企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
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总裁、全球领导力五期班班长陈德芳代表老学员,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分享了参与“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的体会。他表示,全球领导力授课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视野宏阔,具有强大的理论说服力和思想震撼力。通过课程学习,有助于企业领导者洞察大势,把握机遇;勇于实践,提升能力;拓宽视野,增进交流。希望六期班同学充分利用好学习交流的平台,洞察大势,启迪智慧,提升能力,加强合作,以责任担当和非凡领导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刘江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刘江表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批中央企业锻造形成了与全球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实力。六期班的学员们期待通过课程学习,多层次、多维度地拓展自身的国际视野,把握政策形势和企业命脉,提升全球领导力和决策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在未来两年的学习实践中,将认真学习,积极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学用结合,学有所得,准确把握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我国全方位开放大局,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大国重器、强国基石。
单位名称: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
邮箱:bricc@bricc.org.cn
单位地址: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经贸大厦5层
传真:010-65515230
电话:010-66418090
丝路中心公众号
国合耶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