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


记者从9月4日在京开幕的第七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上获悉,由我国科学家倡议发起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已形成一系列数据、方案等全球公共产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消除贫困、消除饥饿、生态系统保护等。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评估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相关数据的支撑。”DBAR主席、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介绍,DBAR立足于地球大数据的方法与技术创新,通过分享数据、技术和知识,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

XxjdzbC007074_20230904_CBMFN0A001.jpg

郭华东院士介绍“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实施情况。(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供图)

据介绍,DBAR实施7年来,围绕农业与粮食安全、气候与环境、灾害风险、自然与文化遗产、城市与基础设施、水资源与水安全、海岸带与海洋、高山与极地寒区等8个领域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开展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数据产品,获得了广泛认可。

郭华东说,未来,DBAR将持续开展可持续发展科学方法和数字技术研究,不断探索科技合作新模式,促进数字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应用。


单位名称: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

邮箱:bricc@bricc.org.cn

单位地址: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经贸大厦5层

传真:010-65515230

电话:010-66418090

丝路中心公众号

国合耶鲁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北京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9017795号